编者按: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一个汽车梦,中国已经是车轮上高速增长的国家。然而,拥堵与限购、出口与内销、竞争与合作、并购与整合、人事与变局,在全球汽车消费互动度越来越紧密的趋势下,已如燃眉之急,摆在中国汽车工业、产业和行业的案头。中新网汽车频道紧跟车企新动态,管窥国人车梦,报道车未来。
7月16号 人民日报:上海私车牌照拍卖是与非:屡创新高引发争议
广州日前宣布,车牌获取实行“拍卖+摇号”,引发社会对大城市限车问题的关注。在上海,实行私车牌照拍卖已有18年。车牌拍卖价格不断上涨,也饱受诟病。
“史上最贵铁皮”为何价格屡创新高?高价车牌能否降温?私车牌照拍卖对缓解交通拥堵作用几何,未来出路何在?请看记者调查。
私车牌照成“最贵铁皮”,最高拍卖价达6.4万元
今年以来,上海私车牌照拍卖持续“高烧”,在5月份的一次拍卖中,最高拍卖价格超过了6.4万元,创下历史新高。
在上海,私车牌照被称作“最贵铁皮”。“车牌价格上涨,最主要的因素是供求关系失衡。”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局长孙建平表示。
今年以来,上海每个月购买私车额度牌照拍卖标书人数以及此前累积未中标者高达数万人——据统计,今年5月份拍卖时约有3.7万人,实际参与投标的竞拍者达2.4万人左右,而每个月供应的额度平均不到8400张,中标率不足四成,车牌自然“紧俏”。
另外,上海还有部分已购车等待上牌的车主,3个月的上牌时限让他们对车牌“志在必得”,不惜以相对较高的价格拍得车牌,这也直接推高了车牌价格。
业内人士并不讳言,在车牌价格大幅上涨中,确实可能存在“黄牛”在其中推波助澜。二手车市场的车牌转卖,价格为当月车牌中标价加上几千元。本来作为上海车牌拍卖市场的补充,这一行为无可厚非。但是,旺盛的市场需求,让“黄牛”与代拍牌的经纪人形成攻守同盟,通过拉高车牌价格,让手中的存货更值钱。
更有甚者,在股市、楼市下跌的情况下,有些人将车牌当作了投资或投机的工具。
延长过户年限等措施遏制上涨,车牌价格冲高回落
面对车牌价格的持续“高烧”,上海市政府出台了四大措施,以抑制车牌价格过快上涨。
“我们不希望车牌价格过快、过高上涨,因此将遏制私车牌投资及投机行为,作为目前上海私车额度管理的重点。”孙建平说。
据了解,这四项措施分别是:一是保持一定的机动车额度投放量,6月份投放额度为9500张,比5月增加200张;二是自今年7月起,上海将私车过户年限从目前的2年延长至3年,遏制车牌投机炒作;三是研究二手车额度交易纳入拍卖平台统一管理的可行性,使二手车交易与额度分离,削弱二手车额度交易价格对拍卖市场的影响;四是研究市民提出的凭购车发票购买新增机动车额度标书的建议,进一步完善机动车额度拍卖流程。
这些措施出台以后,6月份的车牌价格应声而落,最低中标价5.58万元,比5月份下跌了8200元,平均中标价逾5.82万元,比5月份均价下跌6140元。二手车牌也从最高的近7万元,保持在了6.2万元左右。
对于7月份的车牌拍卖,投放额度仍为9500辆,与6月份持平。由于不少车主看跌车牌价,决定参加竞拍,一些代拍公司的业务量猛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