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通过重罚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一些驾驶员不文明的开车行为,促使大家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才能最大限度地来保障道路交通有序,维护群众的生命安全。
愿严厉的法规能触痛一些驾驶员的道德底线,从而把“要我遵守交规”的思想自觉转化为“我要遵守交规”上来。
3月5日起,我市启动新一轮的“治堵风暴”。全市交警部门将围绕治堵重点道路,从严查处车辆行人闯红灯、酒后驾驶、违法停车、飙车、违反禁令标志、违法使用公交专用道、违法穿插排队车辆、行人过路口不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等8类严重影响城市交通秩序的交通违法行为。( 3月4日《台州晚报》)
为保障车辆通行的安全有序。自去年开始,我省11个地市共同打响了一场为期五年的治堵“战役”,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台州更是在全省考核总分排名中位列第一。然而,骄人成绩的背后,另两组数据却让我们台州市民汗颜:一是全市去年共查处上述8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110余万起。其中,饮酒后驾驶17414例,醉酒后驾驶1302例;违法停车373022例、强制拖移604例;超速(飙车)7457例;违反禁令标志违法掉头、左转弯、闯禁行线454323例;违法使用公交专用车道106例;路口违法穿插排队车辆13016例;行人过路口不走人行横道57732例。二是作为台州市三条严管街之一的椒江云西路,自今年1月13日正式启用高清摄像头抓拍违法现象以来,仅仅短短10天内就有1000多辆车的违法行为被抓拍,被交警部门处以扣3分、罚款100元的处罚。
作为最早的一批有车族,这十多年来,笔者亲眼目睹马路上的私家车飞速增长,有关部门对道路的一再拓宽,但因交通拥堵带来的行车难问题却与日俱增,每到上下班高峰时期,以主城区椒江为例,该区的建设路、解放路、中山路等一些主干道,汽车速度用龟速形容毫不为过。而这其中,一些驾驶员的乱加塞、乱停车、开车打电话等不文明行为往往使得道路拥堵雪上加霜或致瘫痪,遇到此类情况,我们除了心生怨气,别无他法。网络一项调查显示,有大约85%的驾驶员属于典型的“路怒族”。而笔者近几年除了下雨天或确需用车以外,平时则干脆选择公共自行车或者步行上班,这其中除却锻炼身体和积极响应少开车,不想让自己每日因开车导致生气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有人说,我们虽已进入了汽车社会,但一些人开车的素质却还停留在野蛮时代。在今天一个妇孺皆知“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酒驾入刑”的年代,竟还有如此多的人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蔑视法律的威压,漠视他人生命的安危,不得不让人唏嘘感叹!我想在这些人眼里,加塞、开车打电话、肆意乱停车在他们看来更是习以为常、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仿佛天下马路是我家铺的,我爱咋地就咋地,只要我方便,你又能奈我何?
面对当今浮躁的社会,面对人们道德的滑坡沦丧,面对日益拥堵的交通现状,套用“乱世用重典”这不太恰当的语句,笔者以为,唯有通过重罚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一些驾驶员不文明的开车行为,促使大家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才能最大限度地来保障道路交通有序,维护群众的生命安全。可喜的是,今年我省依旧将治堵作为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在公布成绩的同时,省里也向各地下发了今年的治堵任务书。其中,台州列入省定考核的重点治堵道路新增了三条(椒江云西路、黄岩天长路、路桥腾达路)。经过整治,到年末这些道路的机动车、行人和非机动车守法率要求分别达到90%、80%以上。除守法率提升外,还要求各地实施《城市道路循环交通组织实施方案》,并加强治堵重点道路电子警察、信号灯协调控制和高清视频系统建设,全面提高对通行秩序的监控力度。
愿严厉的法规能触痛一些驾驶员的道德底线,从而把“要我遵守交规”的思想自觉转化为“我要遵守交规”上来,并由此开创出一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文明驾驶的清风,从而构建起和谐畅通的交通环境。因为,作为家庭汽车拥有量早已位居全国前列的台州,我们再也等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