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20时,一场短暂的暴风雨突袭新疆岳普湖县。一小时后,雨过天晴,空气清新。
雨后的黄昏,铁力木乡喀拉托格拉克村的文化广场上人多起来了。一群小孩光着脚丫在积水里疯玩,在8套健身器材旁穿梭,他们脚下,是涂着象征希望、丰收和红红火火生活的绿、黄、红三色平整的地砖;篮球场上,十几个青年小伙又开始了三人淘汰赛,尖叫声、口哨声、嬉笑声响成一片;篮球架一侧的白墙上,画着以“爱国爱疆、勤劳致富、民族团结、宗教和谐”为主题的漫画;广场口,一块高约2.5米的大石头上刻着“和谐”、“幸福”维汉双语鲜红色大字,石头旁有几个老人,或蹲或站,远远笑看。
与往常一样,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住该村工作组组长张建新每晚也要到广场上来溜达一圈。 今天,他加入了几个老人的队伍。
81岁的村民伊明·玉力瓦斯拉着张建新的手述说:“原来没有这个广场的时候,天一黑我就睡觉了,现在天黑了我也不想睡觉,就想着到广场转一转看一看。我还想再活20年,好好享受一下这么好的生活!”
这本是一个离沙漠只有5公里左右的小村庄,地理位置偏远、自然环境恶劣。伊明老人说,以前村委会院子空荡荡的,一排孤零零的房子,两个约600平米的深坑,垃圾满天飞,晚上除了警务室房顶上昏暗的灯光外,四周漆黑一片。
今年4月,自治区交通厅住村工作组针对村民的诉求,投资60余万元帮助村里修建文化广场。 广场建好后,不知何时起,不仅乡里的其他村,就旁边乡镇的小伙子也来这打球来了;
不知何时,村民给工作队送来了西瓜、馕、桑葚、杏子……
不知何时,广场边上出现了卖凉粉、卖烤鸭、烤羊肉、卖冰棍、卖西瓜的村民……
自从广场修好后,吾布力·阿布都瓦依提,一个精明的小伙子,立即买了冰柜和冰淇淋机摆在广场旁,现在每天纯收入200余元。 “挣钱的机会来了!”他高兴地说。
“广场的修建给村民们带来了欢声笑语,带来了致富的机会,村里再也没有发生过刑事治安案件了。”伊明老人说。
晚上23时,远处只有星星点点的灯光,但村委会门前9盏8米高的风光能路灯,把东西两个广场照得同白昼一般。老人回家了,小孩被大人赶回了家,但小伙子们还在球场上不知疲倦地奔跑着……
“我们工作组终于找到了撬起村民走上幸福之路的支点。”张建新说,通过这个点,我们找到了变村民思想观念的突破口,找到了民脱贫致富的关键点,找到了众通向幸福生活的始发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