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塔高速8月完工 玛依塔斯段用新技术攻克风吹雪难题

“我们脚下的位置以前其实是山坡,这里有些山坡如果不炸掉或者削平,就会造成风携带的雪翻过山坡后沉降在路面上,阻碍交通。” 7月15日,站在克塔高速路边,该项目二标段经理杨善成用脚跺了跺路面给记者介绍说。

当天12时许,记者来到克塔高速公路,看到施工人员正在完成标志标线、隔离栅等交通附属工程建设,项目全线主线的路面、桥盘施工已经结束,有望于8月份完工。

记者沿线采访时了解到,为攻克长久以来困扰玛依塔斯的“风吹雪”难题,克拉玛依至塔城高速公路项目在建设中采取了多项技术措施,并已初步经过实践检验

玛依塔斯是世界上罕见的暴风雪灾害地段,人称魔鬼路段。这里东西风交替频繁,冬季刮大风时,地面雪伴着大风,形成强劲的风雪流,造成“风吹雪”或“雪盲”现象,致使道路封堵,人员、车辆被困。今年春节期间,这里瞬间最高风力达11级,近186辆车,九百多人被困20个小时。

阿凡提物流有限公司经理张成立深受其害。一旦玛依塔斯地区风吹雪导致道路中断,拉运货物的物流车必须要从托里县绕行。这一趟就要多走200多公里,成本多了400元,还要浪费4个小时。“每次玛依塔斯封路,红酒、鸡蛋等都要坏掉一大批。每次我都要收到很多的投诉。”张成立大倒苦水。

因此,如何减少风吹雪的影响,成为克塔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克塔高速公路项目采用削山、分离式路基、放缓边坡、设栏索式护栏等技术,有望使困扰当地多年的风吹雪灾害大大减轻。

“我们在减少风吹雪上面下了很功夫。”克塔高速公路山东省代建指挥部工程部部长张珂说,“道路两侧的山坡如果不炸掉或者削平,就会造成风雪翻过山坡后沉降在路面上,阻碍交通,在第二标段,光炸山后拉的石方就有135万立方米。”

 在玛依塔斯路段,张珂给记者一一指点工程的创新之处:首先是分离式路基,使来向和去向之间形成一条宽沟,以利雪的堆积。其次是放缓路基边坡,将坡度比由原来的1:1.5变为1:3,同时使用钢筋拦索式护栏(建议改为:缆索式护栏),取代常见的板式护栏,目的都是减少阻力(雪)(和利于清雪),让风雪得以平顺地通过,减少在路面的堆积。最令人注目的是道路两边几个只剩小半拉“身子”的小山包。据张珂介绍,根据施工方案,山体要离公路地基50米,对于挡在路中间碍事(阻风)的山包,不仅要炸开,还要深挖,移除公路两侧山体土石方,让道路两边平坦开阔,改善风雪流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路面积雪。

经过去年冬天的风雪检验,这些措施已经显示成效,如无极端恶劣天气,克塔高速能够保证正常通行。目前,玛依塔斯路段的救援站也在加紧建设当中,“可以预测,这一路段往年因风雪灾害连续交通管制三四天甚至七八天的情况,今后基本不会发生”,张珂说。

据介绍,克拉玛依至塔城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国道主干线连云港至霍尔果斯高速公路的连接线之一,也是新疆“两纵三横两环八通道”骨架干线公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主线全长218公里,起于克拉玛依市三坪水库,终点位于巴克图口岸,公路通车后,将改变塔城盆地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特殊服务保险服务

  • 火警119
  • 匪警110
  • 急救中心120
  • 交通事故122
  • 短信报警12110
  • 水上求救12395
  • 天气预报12121
  • 报时服务1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