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就将中国同中亚、南亚、西亚以及更远的非洲、欧洲等地联系起来。在这条国际通道上,当年的乌孙国也就是今天的伊犁是必由之路,也是和中亚各国衔接的核心区,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伊犁作为新疆乃至全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在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的鼎力支持下,提出了全力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打造国际枢纽港、航空港,构建便捷、高效的亚欧大通道,逐步形成公路、铁路、航空、管道的大交通格局,把伊犁州直建设成为联通内地、向西开放的新亚欧大陆桥关键节点和向西开放的交通运输枢纽中心的奋斗目标。
近日,记者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采访,不仅领略了伊犁河谷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区位优势,还看到了今天交通运输的通畅便捷,更感受到其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而蓄势待发的勃勃生机……
7月的伊犁,公路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如同黑丝带交织在广袤的草原上,道路之上,汽车快速地行驶着……记者一路走来,一路感受着当前伊犁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同时也被伊犁州提出的“打造天山北坡西部经济强区、中心城市、向西开放桥头堡和世界级旅游精品,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把伊犁由交通运输末梢发展成为东联西出人流、物流的集散地”这一目标所振奋。依托不断完善的物畅其流、人便于行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伊犁,这颗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将会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现雏形
近年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的全力支持和关怀下,从那拉提景区公路到伊宁至墩麻扎高速公路,从霍城县三道河乡农村公路到壮观的果子沟大桥,从昭苏种马场到霍尔果斯口岸工业园农户;所到之处,处处都有因路而生的变化,因路而制的规划,因路而绘的图画……
去年,随着伊宁—墩麻扎高速公路正式通车,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取得新进展,一直以来制约伊犁州直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瓶颈”进一步被打破。随同记者采访的伊犁州交通运输局公路处处长李明一路走,一路给记者介绍。
伊犁州直现有公路总里程1.33万公里(干线公路0.18万公里、农村公路1.15万公里),6条国道,6条省道。精伊霍铁路现开通固定客运列车3对、夏季旅游列车1对,建成10条铁路专用线。伊宁和那拉提2个支线机场,开通疆内外7条航线。境内现有伊—霍、庆华、霍—伊3条天然气管道。
伊犁州交通运输局领导自豪地说,目前,伊犁州直公路、铁路、航空和管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现雏形。随着公路、铁路、航空、管道等立体交通网的不断织密,将为伊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56333”工程构画现代交通运输枢纽框架
伊宁火车站前,从乌鲁木齐过来旅游的宋刘霞跟孩子在出站口前合影留念。火车站门口的广场内,发往8个县城的班车都会按时等候出站的旅客。根据国家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伊犁将在与火车站毗邻的位置修建汽车客运站。“这一块已经在做前期设计,今年有望开工建设,建成以后,车辆主要发往8县和其他地州的班线车辆。”伊犁州交通运输局综合运输处负责人郑军介绍。
而伊宁机场航站楼里,来自四川的焦永民拎着一袋哈密瓜,准备陪女儿返回老家。“大巴、铁路、飞机,什么都有,赶上什么坐什么。方便地很!”近年来,伊犁大力发展综合交通,多样的出行选择、安全便捷舒适和零距离换乘,让来往伊犁的市民、游客出行不再难。
在此基础上,今后一个时期,伊犁州将围绕“贯通东西、连接南北、辐射周边、呼应内地、沟通欧亚”的工作思路,重点发展交通干线、对外通道、旅游道路和农村公路为主的公路建设,积极发展以打造国际航空港、枢纽港和旅游港为主的机场建设,全面实施交通运输“56333”工程(五横六纵干线路网、三大枢纽中心、三大陆路国际通道、三大机场),逐步形成公路、铁路、航空、管道运输配套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木拉提别克·努尔哈力向记者详细地介绍了伊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目标。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伊犁州将在交通运输厅统一规划部署下,立足区位优势,建设好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把伊犁由交通运输末梢发展成为东联西出人流、物流的集散地,伊犁州未雨绸缪,超前谋划了伊犁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中心发展蓝图,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中长远规划目标。如2015年至2020年,集中力量抓好河谷内部大通道建设,到十三五末,形成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高等级公路网主骨架,完善和优化路网结构,实现伊宁市与河谷县市间一级以上公路连接,河谷县市间实现二级以上公路相连,最终形成“五横六纵”干线路网。实现铁路干支结合,逐步建成以伊宁市为核心,以精伊霍铁路、伊宁—巴仑台铁路为主轴,以伊宁—阿克苏铁路为主骨架,干线铁路直接覆盖州直县市的铁路网,最终形成“三横、两纵、四支线、一环线”总格局。提升空港地位,逐步完善伊宁机场和相关县市、重要旅游景区支线、通勤、直升机机场建设,形成国际、国内、区内、河谷内便捷高效的立体航空网络。
木拉提别克·努尔哈力介绍说,今后一个时期,伊犁将在交通运输厅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加快国内国际客货运通道建设,努力构筑东西完善,南北贯通的综合交通网络,全面提升州直综合运输能力,扩充区域交通枢纽的辐射范围和带动能力,将伊犁河谷打造成为立足我国西部、面向欧亚、陆空联运的区域性国际综合运输枢纽。
从交通末梢到人流物流集散地
夕阳照射下的霍尔果斯货运站,一辆载满货物的列车驶向哈萨克斯坦阿腾科里。早在隋唐时期,霍尔果斯就曾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重要驿站,而如今,昔日的声声驼铃变为鸣响的汽笛,霍尔果斯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桥头堡。
作为我国西北边境综合运量最大的国家一类公路口岸,霍尔果斯通过连霍高速公路、312国道和霍都公路等三条通道与外界相连。2012年底,中哈第二条铁路通道正式开通,霍尔果斯铁路口岸也正式启用,2013年共通行列车57587节,过货总量161.3万吨。随着中亚天然气管道实现通气和伊宁机场口岸建设的推进,霍尔果斯已成为集公路、铁路、航空、管道“四位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
霍尔果斯县级市的设立更让霍尔果斯迎来发展良机。根据6月26日国务院的批复,霍尔果斯市获批设立,这一百年老口岸也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最年轻的城市。而在这里,开工建设的热潮使霍尔果斯散发出巨大的活力。
距霍尔果斯火车站两公里外,占地面积212亩的口岸国际物流园在紧张的建设当中,目前已经完成6个单体的建设。“物流园预计明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作为中哈物流园的集散地,物流园计划货物吞吐量在100万吨。”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张敬寿说。介绍,霍尔果斯国际汽车站也在规划中。在雏形已现的中哈霍尔果斯新国门处,经过改造的G30国家高速路网将通过这里与哈萨克斯坦对接。
据张敬寿介绍,霍尔果斯国际汽车站也在规划中。在雏形已现的中哈霍尔果斯新国门处,经过改造的G30国家高速路网将通过这里与哈萨克斯坦对接。
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机遇下,我国将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支点,伊犁州乃至新疆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对外开放门户城市,真正成为“国际金融港、国际物流港、国际航空港、国际旅游谷”的先行区。
昔日的交通运输末梢,今天正欲让“货畅其流”。根据规划,到十三五末,伊犁州将基本完成伊宁(霍尔果斯)、奎屯两个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中心节点的七大客货运枢纽站场建设,积极构建以伊宁(霍尔果斯)、奎屯为中心节点,其他县、口岸为分节点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配送站等三级物流发展框架模式,以服务各县(市)城镇和产业聚集区,支撑本地区物流发展、服务全州、全疆的现代物流体系。
“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把伊犁由交通运输末梢发展成为东联西出人流、物流的集散地。”这个目标成为今天伊犁交通人说得最多的话题。而对于伊犁交通的未来,他们更是充满了期望和信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