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四级质量体系把关危桥改造

日前,记者从安徽省交通运输厅了解到,2011年以来,安徽省交通运输部门着力加快农村公路危桥改造步伐,推进干线公路桥梁养护精细化,取得了良好效果。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尤其是大型运输车辆数量的不断增加,加上一些超限超载车辆的非法行驶,使得安徽省部分公路桥梁结构产生病害,不少桥梁的技术状况逐渐下降,导致公路行车存在安全隐患。安徽省交通运输部门多措并举,提升公路桥梁安全运营水平。

一桥一档改造农村危桥

安徽省计划自2011年起,用5年时间,全面完成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工程。

据介绍,安徽省交通运输部门主要采取四项措施,做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工作。一是摸清桥梁底数,建立农村公路危桥改造数据库,实行一桥一档、一评定一报告,逐桥提出改造方案;二是筹好资金,经省政府同意,全省每年安排财政预算资金3亿元,省交通运输厅通过多种渠道每年筹集5亿元,五年共筹集40亿元用于危桥改造工程;三是从危桥加固实施细则、工程指南、质量监督等方面建章立制,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规范危桥改造工程管理。四是加强督查,不定期组织监督检查,配合省审计厅、省财政厅做好危桥改造项目专项审计、督查工作。

为保障施工质量,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制定发布了危桥管理办法规章制度,强化“政府监督、业主负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四级质量管理体系,依法落实危桥改造工程安全管理。

目前,安徽省已完成农村公路危桥改造4000多座,其他危桥改造工程也正在稳步推进中。

精细管理提升干线桥梁安全水平

一些干线公路桥梁位置分散、技术状况各不相同,给养护管理带来难度。对此,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将明确责任、规范管理,作为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两把抓手,保障桥梁安全。

在明确责任方面,安徽专门制定了《干线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各级桥梁工程师分级负责制,完善工作程序,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

在规范管理方面,安徽多措并举,促进干线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精细化。制定《安徽省干线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认真落实桥梁安全运行十项工作制度,把桥梁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开发完成网络版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系统,加强干线公路桥梁数据库建设,提升桥梁养护科学决策水平;开展部省联合攻关项目《薄层铺装与高性能粘结料的应用技术研究》等课题研究,编制了《安徽省干线公路桥梁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技术应用指南》;建立健全培训与考核制度,搭建技术交流平台,提高桥梁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责任感。

安徽省交通运输部门还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危桥复核认定,按照“发现一座、确认一座、加固改造一座”的原则,纳入抢修计划,迅速组织实施。

下一步,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将学习借鉴其他省市的先进做法和经验,按照“零容忍、严监管”的要求,集中精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为人民群众出行提供良好的交通运输安全保障。

(中国交通新闻网)


特殊服务保险服务

  • 火警119
  • 匪警110
  • 急救中心120
  • 交通事故122
  • 短信报警12110
  • 水上求救12395
  • 天气预报12121
  • 报时服务1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