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云南,人们会想到彩云之南、四季如春,伴随着的还有边疆、山区、多民族和贫困。“要想富、先修路,要脱贫、路先行。”通过十年交通扶贫,云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结出累累硕果,为全省贫困群众加快走出深山、走出贫困提供支撑和保障。
扶贫开发 交通先行
回忆起原先出门带物靠人背马驮的日子,泸水县鲁掌镇子克村党支书邬小凤感叹:“那时日子难啊!”而如今,村中的道路基本都是水泥或弹石路,硬化道路基本入户,几乎每家都有拖拉机、农用车,村民年均收入达3200元。子克村也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从“县级文明村”到“州级文明村”、“省级文明村”,跨步到了“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
从2003年起至今,云南省农村公路总投资超过900亿元,争取中央资金达420亿元。预计到今年年底,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将超过19万公里,乡镇通畅率达98%,建制村通畅率达63%;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3255公里,16个州市中13个建成或在建高速公路。
截至2013年年底,全省一、二级公路通车里程达1.13万公里,129个县(市、区)中有123个实现高等级公路连接。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重点攻坚
乌蒙山区、滇黔桂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和迪庆藏区等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云南交通扶贫的主战场。交通运输部门对四个片区的公路建设进行了科学规划,2011年以来,共争取到中央车购税补助资金611.7亿元,其中高速公路125.05亿元,国省道改造263.93亿元,农村公路210.32亿元,其他项目12.42亿元。
在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下,四个片区的一批公路建设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十三五”期,四个片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将得到极大改善。
八个民族地区渐别“出行难”
今年4月,独龙江公路控制性工程、全长6.68公里的高黎贡山隧道顺利贯通,为独龙江族告别封闭的历史打开了一条“时光隧道”,独龙江公路预计2015年年初实现全线通车。
根据《云南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自2011年以来,云南加大对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怒族、阿昌族、普米族、布朗族和景颇族等8个人口少于30万的民族地区农村交通建设的资金支持,涉及395个建制村3520个自然村。
据统计,2011年至2014年,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已累计投入补助资金8.41亿元,建设通村沥青(水泥)路2024公里。项目建成后,将实现较少民族地区265个建制村通畅,通畅率达67%,八个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出行难”、“运货难”问题将得到有效改善。
□独龙江隧道相关链接
致信习近平总书记获批示 贯通当日即成生命通道
2014年元旦前夕,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干部群众致信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情况,重点报告了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即将贯通的喜讯。习近平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批示。
4月10日,一名独龙族女孩被火烧伤,十分严重。当日刚刚贯通的独龙江公路隧道紧急开通临时“生命通道”。原来需要至少15小时的路程,最终只用了20分钟。11日清晨,受伤女孩普慧芳基本脱离生命危险。
(中国交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