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扶贫路绘织宁夏新希望

寒冬时节,正是西北农闲时。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将台乡火沟村的村民却没有像往年一样闲下来,而是来到了乡里的将台蔬菜交易市场,搞起了蔬菜销售。

这一改变,源于309国道西吉至固原段和202省道西吉至毛家沟段的建设。现在,当地蔬菜贸易市场借助便利交通更加红火。火沟村村民生活的变化,正是近年来宁夏依托交通建设在中南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探索扶贫和经济发展的新成果。

扶贫攻坚 交通先行

宁夏回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厅长许学民告诉记者,2011年以来,宁夏在片区内的同心、原州、西吉、隆德、泾源、彭阳和海原等7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区实施整村推进扶贫措施,并于2012年实现248个贫困村、46万人脱贫。而自2013年起,宁夏计划利用3年时间,实施新一轮整村推进扶贫,预计帮扶500个重点贫困村脱贫。

扶贫攻坚,交通先行。许学民介绍,依据交通运输部制定的《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建设扶贫规划》以及宁夏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的安排部署,近年来,一场包括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及农村公路的交通建设正在7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区内如火如荼地展开。

目前,青兰高速公路宁夏境东山坡至毛家沟段项目正在进行路基、桥隧施工,9.5公里长的六盘山隧道主体工程已完成80%,计划于2016年建成;9个国省干线项目已完工2个,其余7个项目正在建设中;200公里县乡道改造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已完工72公里、在建75公里;2个红色旅游公路项目,1个已完工、1个在建;截至2014年年底,片区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比例达到85%,预计到2015年年底达到90%。

“十二五”时期还未结束,“十三五”的蓝图已经绘制。许学民介绍,“十三五”期间,宁夏将继续围绕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自治区美丽乡村建设、贫困村整村推进、清水河产业带建设,推动农村公路与城镇化、扶贫搬迁、土地开发和综合治理协调衔接、相互促进。加快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及试点县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优化农村公路网络结构,确保宁夏百万人口扶贫攻坚任务顺利完成。

路通业兴 希望腾飞

路通了,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六盘山区的旅游产业、西吉县的马铃薯和西芹、原州区的冷凉蔬菜、泾源县的苗木、隆德县的花卉和中药材、彭阳县的林果、同心县的羊绒加工、海原县的畜牧养殖等特色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一县一产业”的新格局。

仅在“苦甲天下”的西吉县,近年来,特色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被誉为“中国西芹之乡”。2013年,吉强镇杨坊村仅此一项收入2700多万元,400多户农民户均收入5万多元。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和国省干线的升级改造,为固原市煤炭、岩盐等资源的转化利用和旅游、物流、商贸等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快速通道,加快了优势资源的开发和转化,提升了工业化发展水平。

如今,在固原,煤炭、岩盐、石油等资源勘探取得重大进展;盐化工循环经济扶贫示范区基础设施基本完成,中铝固原煤电铝一体化项目启动;西兰银综合物流园区启动建设,商贸流通、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明显提升;金融保险、中介服务、信息传媒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在如今的宁夏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随着公路建设和交通扶贫的推进,致富奔小康的新希望正在腾飞。

(中国交通新闻网)


特殊服务保险服务

  • 火警119
  • 匪警110
  • 急救中心120
  • 交通事故122
  • 短信报警12110
  • 水上求救12395
  • 天气预报12121
  • 报时服务1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