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联合治超交出成绩单:查处超限车数增长了195%

日前,为期两个月的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安厅联合开展的全省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联合专项整治行动结束,为春运提供了安全的行车环境。与专项整治前相比,查处超限车辆数、货物卸载量分别增长了195%、148%,路上行驶的违法超限运输车辆明显减少,单车超限量明显下降。以杭州为例,查处的最重超限车辆由行动初的165.62吨到现在的64.8吨。 

据省公路管理局统计数据,整治期间,全省共出动路政执法人员6万人次、公安交警2.2万人次、运政执法人员0.86万人次,查处超限车辆1.8万辆,卸载货物18.3万吨(平均每车卸载10.2吨)。 

此次联合治超获得了全省各地市的重视,在两厅的部署下,各地市因地制宜细化了行动方案。金华、衢州的治超工作得到市领导高度关注,多次进行现场检查;舟山、丽水各县(市、区)公路部门联合公安、运管等部门制定了应急方案,加大对妨碍执行公务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绍兴市积极探索治超联合执法工作新机制,在已成立的上虞区、市直两支治超联合执法队伍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推广治超联合执法工作机制。 

交通和公安的“强强联手”让以往公路路政单兵作战的难题破解,部门联动、省际联动和区域联动“三个联动”形成了强大的执法合力。各地市除了由公路交通部门牵头,联合治安、交警、运政等部门开展联合治超行动外,还采用固定检查和流动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在主要道路进行全方位、全时段集中治超。温州与福建省路政加强协作,互通有无,形成路网整体联动,把好省际道口关,构筑浙闽“南、北大门”治超屏障;湖州和相邻的江苏、安徽路政部门进行联动,从严查处浙皖省际收费站卡点双向通行超限车辆;除省际联动外,杭州还开展了两次、共为期4天的县区交叉执法。 

联合执法中,路面执法和源头监管两手抓、两手硬,无论是“车源头”、“货源头”还是“站源头”,都加强了监管力度,防止超限超载车上路。比如,象山县完成全县境内的非法改装车整治;舟山、丽水与运输企业约谈并签订安全运输目标责任书;嘉兴调配人员到江苏盛泽收费站,将治超阵地前移。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联合行动中,科技治超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宁波开展的“非现场执法执行月”行动中,查处违法超限案件140件,一批新的公路治超电子检测系统建成投入使用。 

为期两个月的联合治超告一段落后,全省将巩固成果、注重长效,推进三个“常态化”,即路面高压治超常态化、源头治超常态化和非现场执法常态化。前不久,省局已将查处的违法超限运输3次以上车辆及驾驶员,业主信息抄告省工商、运管、交警等部门,以期进一步通过联动,加强源头管理。

(交通运输部)


特殊服务保险服务

  • 火警119
  • 匪警110
  • 急救中心120
  • 交通事故122
  • 短信报警12110
  • 水上求救12395
  • 天气预报12121
  • 报时服务1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