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行车的安全距离

看了交通事故后,就想到保持行车安全距离这个问题,从网上找到一个贴子,学习了一遍,觉得很好,有必要转发让开车的朋友一起学习,养成良好的开车习惯,偿试极限车速的朋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论你是多么的年轻,多么的靓丽,多高职位,多么的有权,多么的有钱,也不论你高矮胖瘦,男女老幼,普通车还是豪华车或者是超豪华车,在车祸面前一律是平等的,出了车祸没有伤到你的命,不是车好,只能是侥幸,不过侥幸不可能常常光顾你,小心驶得万年船。为了家庭幸福,全家平安,请保持安全的车速和距离。

1.纵向距离

在行驶实践中,有很多驾驶员因把握不好安全距离而发生追尾碰撞事故。那么行驶中的纵向安全距离究竟保持多少米为最佳呢?

我们知道,后车跟随前车行驶时,必须保持前车突然紧急制动时,后车随之制动而不至撞及前车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前后车的安全距离。可见,安全距离取决于制动停车距离。因此,后车与前车之间的安全距离,应该大于制动停车的距离才能保证不撞及前车。这就需要充分考虑到影响制动停车距离的因素。

影响制动停车距离的应诉主要有:车辆行驶速度、驾驶员的反应时间、路面状况、天气变化、载货量的多少以及制动器的结构形式等。车速越快,反应时间越慢;路面越光滑、载货量越多,制动停车距离就越长。所以,驾驶员要根据这些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车间距离,以留出足够的安全距离。也就是说,不同的行驶速度所要留出的安全距离是不一样的,如时速40千米时与时速80千米时应保持不同的安全距离。同理,在路况不同或驾驶员本身的反映快慢程度不同的情况下,所保持的安全距离也应有所不同。

在行驶中,为适应各种情况的变化,应保证留出足够的安全距离。一般情况下,以行驶的时速千米数,按米数计算把握安全距离为最佳。即时速40千米时保持40米,时速60千米时保持60米,依次类推。若时速低至20千米时应保持10米,而时速15千米时保持5米即可。遇风、雨、雾天气时,因视线不清,还应适当加大车间距离。

2.侧向间距

侧向间距是指汽车左右两侧与物体的距离。侧向间距的大小应根据路面的不同、气候的变化灵活掌握。如遇风、沙、雨、雪、雾等天气或路滑视线不良等情况,间距应适当加大;在正常路面的静止的物体两侧可以贴边而过;在运动的物体,特别是蓄力车、三轮车、自行车、拖拉机及行人两侧时间距要大一些;车速慢时,侧向间距可近一些,随着车速的加快应加大侧向间距。在条件不允许保持足够的安全侧向间距时,应减速、缓慢通过或停车以保证安全。但新手对汽车两侧的量感比较差,心里虽然明白应该留有多大的量,但心手不一,车的位置总是摆不合适,这就需要在平时开车时有意地去练一练。如会车、超车、让车、贴边、转弯、倒车时多看看两侧并判断距离,通过后视镜观察自车经过的物体与自车的间距并记住当时的量感,长期练习对提高开车时的侧向间距感会有很大帮助。

(中新网)


特殊服务保险服务

  • 火警119
  • 匪警110
  • 急救中心120
  • 交通事故122
  • 短信报警12110
  • 水上求救12395
  • 天气预报12121
  • 报时服务1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