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享受交通拥堵吧

专家观点 享受交通拥堵吧

反面意见

汽车正以令人吃惊的速度进入家庭,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严重的堵车现象,驾车不再是一种享受,你肯定牢骚满腹。但一些前卫的交通专家最近发表了一种新的观点:交通阻塞其实是许多好事正在发生的迹象。

■交通阻塞表明经济和社会活动活跃

这一观点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交通研究院的主任泰勒提出的。这种观点得到了其他一些著名研究员的认同。

他们批评政府过分渲染交通阻塞的代价,将大量资金都浪费在一些造价昂贵的项目上,如造价45亿美元的洛杉矶地铁,而这些项目在缓解交通阻塞方面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有两位专家不仅不赞成这种项目,而且还建议,遭遇堵车的司机应该放上盘自己最喜欢听的CD,试着去忍受、甚至去享受坐在拥堵的交通工具中的感觉。布鲁金斯学会的高级专家安东尼·多恩斯说:“交通阻塞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去适应。”他即将发表一本名叫《仍要开车》的书,而书的第一章的题目就是“交通阻塞的好处”。

泰勒在最近出版的一本交通杂志上撰文指出,交通阻塞实际上表明经济和社会活动活跃,而空空的街道则表明经济的萧条。旧金山海湾区城市交通委员会的行政主管史蒂夫·赫明格发现泰勒的文章很有新意,便复印了几份,下发给管理委员会的成员。赫明格说:“在有关这种问题上,我们政府部门的研讨经常是过于简单。”

■自古中国和古罗马以来,狭窄的街道就一直是大城市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也有一些交通专家不同意“堵车有益论”,并认为这是失败主义者的观点。阿卡迪亚公司的会计师凯里说:“这就好像是在说砒霜也有许多好处。”有些交通专家对凯里的观点表示认同,他们认为泰勒有关交通阻塞的见解简直就是谬论。

南加州政府交通规划局的局长伊克拉塔说:“我本人认为,这是一种危险论调。”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的官员彼得斯说:“那些声称‘去适应交通阻塞’的人并不想去解决这个问题。这几乎全盘否定了数据告诉我们的事实。交通阻塞耗费人们的时间和金钱,它影响我们的经济正常运行,也降低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作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交通研究院的教授兼主任,马丁·沃茨感到十分困惑,为什么这么多人只知道抱怨交通阻塞,却不愿为此做点贡献,原因当然不是由于缺乏解决方案。实际上,专家指出,缓解交通阻塞的办法有许多种,如提高过路费,减少机动车交通流量,或大规模加宽免费高速路。但这种措施并不受欢迎,今年加州有关加宽长滩和文图拉免费高速路的方案很快就被否决了,因为许多人发现这些措施甚至比交通阻塞还让人难以接受。

沃茨也开始琢磨让人们适应交通阻塞的可能性。毕竟,自古中国和古罗马以来,狭窄的街道就一直是大城市生活的一部分。沃茨说:“我倒想问问洛杉矶人,他们是愿意住在交通通畅的荒凉地带,还是愿意生活在经济发达但交通拥堵的洛杉矶?”

沃茨曾向交通界人士发表过题为《试着享受交通阻塞》的演讲,他并不建议政府部门停止改善美国交通网的努力。他认为政府应该加大有利于缓解交通阻塞项目的投资力度,如收费车道。他们同时对用于评估交通道路建设的数据表示质疑。

■即使大批上班族在公路上不浪费时间,他们也不见得就能去挣钱

美国联邦住房管理局援引得克萨斯州交通研究院的调查数据,估计仅2000年一年,美国国内最大的75个城市因交通阻塞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就在675亿美元。这个数据包括乘客消耗的时间价值(估计每小时12.85美元)和燃料消耗价值等。据南加州政府交通规划局的统计,南加州地区在2002年的相关经济损失达到60亿美元。

但沃茨和其他交通专家却认为这些数据并不全面。他们说,即使大批上班族在公路上不浪费时间,他们也不见得就能去挣钱,比如可能在工作时休息的时间会更长。同时,用于开车的时间并不见得是一种浪费。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谈生意,听听收音机,独自坐在车上思考,或对生活进行反思等。

生活在交通拥堵的地区一般也意味着更多的工作机会、更丰富的文化活动以及更高的工资。如果你住的地方远离工作地点,那是因为那里的房子便宜,因此,尽管上下班坐车回家枯燥无比,但你的损失会通过便宜的房价得到弥补。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对海湾区的居民进行过多次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每个人“理想”的上班或下班花在路上的时间是16分钟。但几乎半数接受调查的居民都希望下班回家的时间最好为20分钟或20分钟以上,7%的被调查者还希望下班回家的时间再长一点。

■有一个办法绝对能解决交通阻塞问题,那就是:“毁掉繁荣”

对于那些仍旧梦想公路畅通无阻的人来说,他们应该回顾一下南部地区最后一次交通改善的时期———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往返上班》的作者艾伦·皮萨斯基说:“当洛杉矶的失业率为8%时,那里的交通状况就会好得多。”(洛杉矶6月份的失业率为6.8%。)在华盛顿最近举行的一次交通会议上,皮萨斯基开玩笑说,有一个办法绝对能解决交通阻塞问题,那就是:“毁掉繁荣。”

据政府调查结果显示,过去十年里交通流量的上升并不是由增加的上下班车辆造成的,而主要是由像购物等一些随意活动导致的。1969年,往返上下班的交通流量占外出交通总流量的25%,而今天只占到15%。

越来越多的汽车数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驾车人口的多样性。1990年,黑人家庭拥有机动车的比例为30%,2000年这个比例已经下降为24%。从1960年到2000年,妇女在职工总数中所占的比例也从38%上升到61%。皮萨斯基说:“所以,我们现在所抱怨的交通阻塞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健康的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产物。”

(北京青年报)


特殊服务保险服务

  • 火警119
  • 匪警110
  • 急救中心120
  • 交通事故122
  • 短信报警12110
  • 水上求救12395
  • 天气预报12121
  • 报时服务1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