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情况显现驾驶人的安全防范能力与理念的缺失

 

北京特大水灾是几十年一遇,对于驾驶人来说,水灾只是一种单一的影响安全驾驶的客观因素。之所以这次水灾有驾驶员在驾驶室中溺水身亡,其中暴露了驾驶人队伍中,涉水驾驶安全常识的缺失,也说明部分驾驶员平时不重视安全常识的积累和安全行车理念的形成,头脑中开车简单化的思维方式支配自己,开车如同“骑单车”。忽视了“居安思危、水火无情”的安全预防理念,如果驾驶人稍微有点防范意识,是不会闷在驾驶室溺亡的,当水还没有到达门窗时的一刹那,应立即摇下玻璃,从窗子跳出车外,才有生的希望,或者门窗打不开可使用手锤敲开。这次水灾还告诉我们,车上的安全手锤、灭火器一定要配好的,驾驶人不能以占地方为由,把它放在后备箱里,这样一旦有突发情况,就可以在第一时间,立即随手处置。 有的驾驶人把失效的灭火器放在车上装样子,其实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要知道安全器具如同我们的战士,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果没有良好素质的士兵,是不会打胜仗的,同样,如果没有性能良好的安全器具,一旦情况发生,驾驶人就无法抗拒灾情,损失就会不可估量。道路情况千变万化,影响驾驶人安全驾驶的客观因素很多,如果人们安全防范的能力低,安全理念的缺失或肤浅,将会和突然遇到水灾的驾驶人一样而束手无策。 积累安全行车知识,树立安全驾驶理念,不是靠自己口头保证和家人的良好祝愿就能形成的,任何人要提高自己安全驾驶能力,离不开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坚持学习安全知识,将学习的安全知识转化为安全驾驶技能;二是有了驾驶技能,还不足以能够做到持久的安全驾驶,因为驾驶技能只能体现驾驶人驾驶车辆处于单一的物理运动状态的水平(如同赛车跑道上的赛车手),这是安全驾驶车辆的基础,如果缺乏思想、道德、法律意识;缺乏良好的体质和生活习惯;缺乏个性情绪的控制和良好心态的保持;缺乏完成任务的计划性;缺乏安全检查车辆技术状态和货物装载情况;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念和人生价值理念等等。安全行车的实践告诉我们,上述任何一个因素的影响,都会造成重大事故或重大事故隐患,比如:驾驶员中许多人为了经济利益,超载、超速、疲劳驾驶;有些驾驶人应酬活动多,陪客人K歌到深夜,次日疲劳驾驶;有的领导计划不如变化快,临时改变行程,导致驾驶人疲劳开车;还有的车辆长期不能得到保养,车辆事故隐患多,比如轮毂轴承长期不保养,轴承处于干磨状态,导致轮毂温度升高,直至高温轮胎爆燃,车辆失控翻车或火灾发生烧毁货物;有的性格脾气差、心态不好开斗气车、英雄车;还有的家庭生活压力大,开车易走神等等,上述原因正是驾驶技能成熟的驾驶人安全意识淡薄,事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因此,驾驶人安全驾驶要坚持遵守的第二个原则就是将上述影响安全驾驶的各种要素进行规范,形成一套以“预防为主,独处守规,文明驾驶,精益求精,反骄破满”为核心内容的安全驾驶理念,驾驶员安全行车的意识才具有持续性、稳定性,坚持上述两个原则,驾驶人安全行车才能具有深厚的基础。 有些驾驶人平时不参加安全学习,夜郎自大,行车中把控不住自己,预见性处理情况的能力又差,当危险情况紧逼自己时,就会无所适从,我们不愿看到象北京特大水灾那样,驾驶人缺乏自救常识的悲剧,我们愿看到的是驾驶人主动安全学习的热情,主动规范自己,形成安全行车理念的愿望,驾驶人的安全行车思想端正了,安全理念深厚了,我们汽车家庭的幸福,汽车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 “行车小心、注意安全!”这是亲人的告诫,是亲人的良好祝愿。驾驶人朋友们,道路情况的复杂性,让我们驾驶车辆的思维不能再简单下去了,爱护家人首先要爱护自己,自己强大了,才有力量爱护家人,因此,我们要将亲人的良好祝愿,变为安全驾驶的实际行动,就要靠安全学习,相互交流,把自己安全行车获得的知识转变为自己的驾驶技能和水平,将影响安全驾驶的各种要素进行规范,形成一套预防车辆事故的良好习惯和理念,安全行车就会真的来到你的身旁,二十年后你一定会成为舒幼民、贾湘鸣式的全国劳模。(两位劳模的事迹在本网“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栏目中有报道,望赏阅!)
 

 

特殊服务保险服务

  • 火警119
  • 匪警110
  • 急救中心120
  • 交通事故122
  • 短信报警12110
  • 水上求救12395
  • 天气预报12121
  • 报时服务1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