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成都继续限行 交管局:不搞"一刀切"

“成都的限行应该继续”“对电瓶车违法的处罚力度应该加强”“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昨日,省市区8名人大代表、9名政协委员视察成都市公安局交管局,从限号、异地车管理、公共交通等6大方面,向交管部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代表委员建议

  关于“限号”

  声音一:限行范围应扩大

  市人大代表、青羊区科委副主任付天力说,按照交通现状,限行措施如不继续实行下去,最多3年,成都的交通就会到一个大家都走不动的局面,“6月30日到了后,应继续限号,且范围应扩大到三环以内的区域。”

  锦江区人大代表、春熙路街办华兴社区党委书记王文也表示:“尾号限行势在必行,限行区域不应只设定在二环和三环之间,一环二环都可以限行。”

  声音二:新二环不宜限行

  “限行还应继续实施,但限行范围应作适当调整。”省政协委员、成都市城市建设科学研究院工程师杨文星表示,将新二环放在限行区内,不利于充分发挥其作用,建议调整环状限行带的范围,将限行区域内侧的界线移至2.5环,“尽量照顾中心城区的车辆通行。”

  关于“限购”

  声音一:应控制车辆总量

  “尾号限行是治标,要治本还是要控制车辆总量。”付天力建议,应该用老百姓能接受的公平方式,限制车辆总量。

  声音二:不赞成“限购”

  市人大代表、攀钢集团副总莫达南称,不能武断地限牌,因为买车是人人应有的权利。市政协委员、省眼镜协会秘书长彭良也不赞成“限购”,他说拥有汽车是许多市民的梦想,不应当被剥夺。

  关于“公共交通”

  声音:特别应发展快速公交

  付天力建议,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特别是快速公交。莫达南也提出,成都公交部分线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有些线路转车太多),希望相关部门对所设站点进行优化和调整。

关于“拥堵费”

  声音:依托智能交通收“拥堵费”

  莫达南提出,应该增加中心城区的用车成本,如提高中心城区停车场的停车费用。省政协委员、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教授梁超也表示,可考虑以收“拥堵费”的方式,提高车辆进入中心城区的使用成本。比如依托智能交通系统,对车辆进行计时收费。

  关于“异地车管理”

  声音:加强异地车管理

  市人大代表柏优建议,异地车进入成都,在高峰时段应有一定的限制,尽量保证本地的使用者。付天力也认为,加强异地车的管理,对其进行一定的控制,上海早晚高峰时期异地车不能驶入高架路等部分区域,可以借鉴。

  关于“快速路限速”

  声音:新二环高架限速80合理

  柏优称,作为城市快速路的新二环高架路限速稍低,80km/h比较合理。付天力说,新二环部分匝道路口限速20km/h,司机转换时容易老踩刹车。建议“分段限速”,中间设一个限速的过渡路段,如从40km/h到20km/h。

  交管部门回应》》

  限行时间区域不能“一刀切”

  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交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交管局将认真研究。限行时间和区域的选择应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需要对整个交通进行综合评估,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法。

  对成都公共交通的发展,该负责人称,之前有专家提出“公共交通分担”的解决方法。在道路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截至目前,交管部门已在一些路段施划了总长达760余公里的公交专用道。接下来,交管部门将与相关部门研究,大力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缓解城区交通拥堵。

  对于新二环的限速,3个月后,将根据道路实际运行情况定夺。

特殊服务保险服务

  • 火警119
  • 匪警110
  • 急救中心120
  • 交通事故122
  • 短信报警12110
  • 水上求救12395
  • 天气预报12121
  • 报时服务1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