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7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入市交管局指挥中心考察,并结合目前城区交通现状,为缓堵保畅支招。继续尾号限行、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等建议,屡屡被代表、委员们提及。市交管局表示,将充分听取市民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方意见,是否继续尾号限行,将认真进行研究。
建议一:继续尾号限行 范围应调整
根据市交管局去年9月28日的通告,从去年10月8日起至今年6月30日止,二三环之间区域实行尾号限行。随着6月30日的临近,尾号限行是取消还是保留,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
省政协委员、成都市城市建设科学研究院工程师杨文星指出,虽然二环路已经投入使用,但限行还应继续实施。“每周限一天,有助于缓堵和环保,自己也能够克服。”市人大代表柏优也表示希望限行延续下去。
杨文星建议,由于二环高架路已经投入使用,应调整环状限行带的范围,将限行区域内侧的界线移至2.5环,“尽量照顾中心城区的车辆通行”。
市人大代表付天力、成华区人大代表吴群芳均认为,限行范围应当“扩大到3环以内的区域”。锦江区人大代表王文、武侯区人大代表李晓林认为,拥堵不仅仅是二三环之间区域,尾号限行不应只限二三环间区域。“二环路以内也应该限。”王文表示。省政协委员陈先德甚至提出,限行应当扩大至全域成都。吴群芳还指出,如果尾号限行措施继续实施,限行尾号的分组序列不应是一成不变的,要进行必要的轮换和调整。
回应“尾号限行时间和区域的选择,必须建立在对整个交通的评估上。”市交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不要尾号限行、如何限、限多久,都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估,遵循“小限制、大方便”和人性化的原则,根据交通流情况,以最小的限制区域,来发挥作用。
建议二:完善公共交通
在昨日的座谈会上,多名代表、委员均提出,要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市人大代表莫达南结合自身乘公交车上下班的经历指出,公交系统要进一步完善。比如,优化公交线路、加强公交司机服务意识培训,临时改道也要做足提示。“要让更多的人愿意乘坐公交车。”莫达南说。
回应“目前,70%的城区主干道都已经施划了不同类型的公交专用道,公交专用道达760多公里,道路资源向公交倾斜。”市交管局相关负责人说,大力发展公交,提高公交分担率,保障公交优先,是成都交警工作的重点。此外,目前成都已建成的地铁里程数还不到50公里,地铁的交通分担率还比较低。
建议三:提高使用成本 收取拥堵费
市人大代表莫达南、省政协委员梁超、市政协委员彭良等代表、委员还提出,为缓解中心城区的拥堵,可以采取增加中心城区用车成本的办法。
“中心城区不应当盲目扩建停车场。”市政协委员、省眼镜协会秘书长彭良建议,通过有效管理,提高使用成本,通过公共交通的发展,减少自驾车上下班。
省政协委员、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教授梁超则提出,可以考虑以收取拥堵费的方式,提高车辆进入中心城区的使用成本。比如,可以依托智能交通系统,对车辆进行计时收费。
回应去年一年,成都新增上牌汽车38万辆,今年1-5月,新增上牌汽车18万辆。市交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收取拥堵费的想法,目前尚无办法具体实施。
建议四:提高二环路限速标准
“二环高架路限速60太慢了,限80比较合理。”市人大代表付天力、武侯区政协委员王映辉等代表委员提出。付天力还指出,一些匝道限速20,司机要从60直接减速到20,往往要“踩老刹车”,不太安全。
回应市交管局相关负责人说,新二环开通试运行的前三个月是适应期,交管部门将通过这一时段来发现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